深圳卓雅小学《自然习得,厚积薄发》教师实验体会

来源:深圳卓雅小学黄老师博客

原来教授koko教材时,总是在备课中“绞尽脑汁”地设计环节,想着怎么让学生好吸收一点,真有“作”的感觉;而如今的典范英语,刚开始使用起来,感觉可利用的教辅不多,这是我们习惯了使用一堆辅助教学用具的老师们觉得最苦恼的地方。今天,我心中却开启了另外一扇窗户,不再为“没有太多可供参考”的苦恼了。因为我发现——在《典范英语》中。有趣的故事本身就是课堂质效的法宝之一。

有了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,何须“绞尽脑汁”地设计教学环节呢?书中各种各样新奇的图画、原汁原味的地道语言足以吸引学生。课上可以和孩子们一起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,时不时听到孩子们这样的欢呼声:“Oh Floppy! No, Floppy! Oh no!”。今天上课时教授的堆雪人的故事就是这样典型的一幕……故事中,孩子们开心地堆着雪人,一点一点地给雪人添加鼻子、围巾、手套、帽子——本来堆雪人就是全天下的儿童喜爱的活动之一,到故事结束,居然还有一幕离奇之作,邮递员叔叔闯进来了,撞倒了雪人、被摔下车、然后尴尬地坐在一堆残雪和散落的信件中。

看到这一幕,孩子的情绪再次被调动起来了。想起昨日和大鹅妈妈聊起,她感叹某学校的语文教学:“原来语文就是要这样教嘛,在阅读中……”今天我也想如此感叹:语言就是这样学嘛,通过一个个孩子们喜爱的故事……

典范英语的实验教学一路走来,总是在反思中前行,一路上,自己也会有担心,很多时候来自学生家长的担心。上个学期,孩子们才入学,几乎没有什么语言的积累,就更谈不上一定的语感了,典范英语的介入,是如此轰炸式的介入!我们在课题组教授“大步大胆往前走”的鼓励下,也“小心翼翼”又“热情洋溢”地往前走着。

期末开始复习时,才发现并感悟到前期努力没有白费,效果在复习中有立杆见影:之前孩子们只会整体认读篇章,甚至连单个认读某个单词都有困难,而到期末复习阶段,在整体篇章很熟练的情况下,孩子们对单独认知单词很是“游刃有余”。

词汇量就在这样的大步往前走中大量地积累了起来。到今天的lesson 50 “The snowman”更是不得了,若干词组中(a red nose/a blue scarf/green gloves/a black hat),和孩子们一合计,才发现其中只有gloves 是新学单词。其它单词在我的引导下都一一回忆起来,我也趁此表扬和鼓励孩子们的学习成果,让他们知道,以后慢慢地可以离开老师自己读故事了。

想必,很多家长也应该和我一样,以前对一篇课文就一堆词组的纠结在此时能有所释怀了。孩子们也有成就感,就连“snowman”这个单词也能在学习了“spaceman”和“snow”之后自然习得了。也许,用来解释今天我在50课的教学感受的词句,非“厚积薄发”四个字莫属了。

创建时间:2023-11-29
收藏
原来教授koko教材时,总是在备课中“绞尽脑汁”地设计环节,想着怎么让学生好吸收一点,真有“作”的感觉;

新闻资讯

首页    教师实验体会    深圳卓雅小学《自然习得,厚积薄发》教师实验体会